朋友的孩子樂樂,兩歲多一點,前陣子在公園玩足球,正玩的開心,來了一個差不多大的孩子想要一起玩,樂樂不願意,那個小孩直接過來搶足球,朋友看到這個場景,告訴樂樂:「不要這麼小氣嘛,和小朋友分享一下,一起玩,分享也是一種快樂。」樂樂不,於是朋友就把足球給了那個小孩,讓他先玩一會,對樂樂說:「媽媽帶你去看水池裡面的小魚好嗎?」樂樂還是不願意並且哭了起來。朋友見到我感慨,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自私? 我們家長經常說的話,就是「你要學會分享」「你讓他先玩一會你的玩具」「分享是一種快樂」等。我們之所以這樣教育孩子,原因概括起來大概兩點:①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分享是一種美德,而且我們從小也被這麼教育。②我們會擔憂,如果孩子不分享,長大以後自私怎麼辦?先來看看孩子不分享的原因,在這裡先明確一點,本文探討的年齡階段是0-3歲。
孩子不分享的原因:1 自我意識萌芽。 邁克爾·湯普森博士談到,不願分享是學步期孩子的普遍狀態,因為他們正處在從嬰兒期向獨立期期過渡的階段,他們的關注點在於維護自己。 就拿我家孩子來講,在一歲半之前,不管誰玩他的玩具,他是沒有任何反應的,但是大概一歲半開始,開始有自我意識,去朋友家,隨意拿人家小孩的玩具,但是當朋友帶孩子來我家時,他又把自己的東西看的死死的,不願意分享,也不願意誰碰。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有物權意識,以自我為中心,還分不清「我」和「別人」的區別,除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外,基本不會注意其他人,看什麼都覺得是自己的,認為玩具給別人可能意味著失去玩具。單純靠父母給講不要拿別人的玩具或者你要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孩子是很難理解的。
2 衝動且缺乏同理心。 邁克爾·湯普森博士還談到,很多學步期的孩子從別的孩子手裡搶走玩具,或者把別人推倒時,看到對方嚎啕大哭,他們會真心地感到驚訝,這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衝動,同時又缺乏同理心。 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講,東西比人重要,對他們自己玩過的,正在玩的以及準備玩的東西,不允許誰來分享。由於天生的攻擊性和對自己東西強烈的保護意識,還不能理解輪流玩的概念,也不能跟他人產生合作,從而進行分享,甚至會因為保護自己玩具的所有權而跟別人產生肢體衝突,生活中,孩子因為搶玩具、爭滑梯等產生的糾紛隨處可見。 同理心不僅包含了理解他人的感受,還有以自己的方式去回應和幫助別人。回應和幫助別人是需要一點一點學習來的,顯然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能完全做到。
3 缺乏掌控感。 前陣子同學帶孩子西西來家裡,走的時候西西看上了兒子的小火車,我想著兒子也不怎麼玩,就送給西西了,結果昨天去西西家,兒子看見了自己的小火車,回來路上嚎啕大哭,還表示討厭西西。 當我們告訴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分享」,甚至直接果斷的把孩子的玩具讓別人先玩,或者私自送人時,這種被迫式的分享,會讓孩子從內心對自己所有權沒有信念,而且沒有得到尊重,覺得自己毫無掌控感。研究發現。當孩子掌控感強的時候,他才會慢慢發展出主動分享的能力。
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1 先允許孩子自私。 前面我們也分析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先給孩子貼上不分享以後會自私的標籤。 分享的前提,應該是自願且快樂的。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別人想玩你的玩具,你不願意可以拒絕。如果你想玩別人的玩具,得經過別人允許,等別人玩好了再玩。 讓孩子學會分享,並不是說他不可以決定自己的物品,也不是說他可以隨意拿走別人的東西。 當孩子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先去詢問,看對方是否願意讓孩子玩。如果被拒絕,這也是正常的。拒絕之後要是還想玩,可以想辦法,例如用自己的玩具進行交換。 當別人想玩孩子玩具時,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哪些玩具願意分享,哪些不願意。哪些人願意分享,哪些人不願意。
2 尊重的前提下增強同理心。 當別人小朋友對孩子的玩具產生興趣時,我們可以換一句話對孩子講:「他看上去對你的玩具很有興趣呢!」這樣講,可以幫助孩子體會別人的感受,慢慢建立同理心。如果孩子還不願意分享,我們可以告訴對方小孩,等孩子玩好了他就可以玩了。只要他得到了尊重,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分享的意願。3 增強掌控感。 對於孩子的掌控感,可以在平時的親子遊戲中逐步積累。比如跟孩子一起玩脫襪子的遊戲。具體內容是,在規定區域內誰先脫掉對方兩隻襪子誰勝出,可以在地板上採取跪和爬的姿勢。對於內向一點的孩子,可以一直讓孩子脫掉大人的襪子。外向的孩子,可以雙方都有機會脫掉對方的襪子。家長控制好遊戲的節奏,一點點增加難度。遊戲的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例如假裝不知道自己的襪子已經被脫掉了,哭著賴皮,要求重新來一次。或者假裝自己踩掉了大半截襪子,讓孩子更容易取得勝利。
4 良好的家庭氛圍。 當孩子把自己手裡認為好吃的東西分享給父母時,我們常見的做法就是對孩子說:「媽媽不吃,你自己吃。」這看上去是一種謙讓,但是實際上會對孩子造成一種誤解,就是分享只是一種形式,東西始終都是自己的。當孩子真正形成這種意識時,一旦媽媽吃了一口,孩子反而會生氣,覺得你怎麼能吃我的東西呢?當孩子願意分享美食給我們時,我們可以直接品嘗並告訴孩子,「味道真好吃。」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樂趣,慢慢的,孩子除了美食外,還願意分享更多的東西,給家人,給朋友。總結,對於0-3歲幼兒,他們首先要通過佔有實際物體來區分自己和他人,這個過程是自我構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當這個實際物體完全屬於他時,他才能感覺到「我」的存在,他們不分享的原因,是佔有物背後的那個「自我」,而不是物體本身。引導分享的出發點不應該是大人的面子,以尊重孩子意願為前提,慢慢來。
孩子不分享就是自私,你搶劫呢?
朋友的孩子樂樂,兩歲多一點,前陣子在公園玩足球,正玩的開心,來了一個差不多大的孩子想要一起玩,樂樂不願意,那個小孩直接過來搶足球,朋友看到這個場景,告訴樂樂:「不要這麼小氣嘛,和小朋友分享一下,一起玩,分享也是一種快樂。」樂樂不,於是朋友就把足球給了那個小孩,讓他先玩一會,對樂樂說:「媽媽帶你去看水池裡面的小魚好嗎?」樂樂還是不願意並且哭了起來。朋友見到我感慨,現在的孩子怎麼這麼自私?
我們家長經常說的話,就是「你要學會分享」「你讓他先玩一會你的玩具」「分享是一種快樂」等。
我們之所以這樣教育孩子,原因概括起來大概兩點:
①在我們的傳統文化里,分享是一種美德,而且我們從小也被這麼教育。
②我們會擔憂,如果孩子不分享,長大以後自私怎麼辦?
先來看看孩子不分享的原因,在這裡先明確一點,本文探討的年齡階段是0-3歲。
孩子不分享的原因:
1 自我意識萌芽。 邁克爾·湯普森博士談到,不願分享是學步期孩子的普遍狀態,因為他們正處在從嬰兒期向獨立期期過渡的階段,他們的關注點在於維護自己。 就拿我家孩子來講,在一歲半之前,不管誰玩他的玩具,他是沒有任何反應的,但是大概一歲半開始,開始有自我意識,去朋友家,隨意拿人家小孩的玩具,但是當朋友帶孩子來我家時,他又把自己的東西看的死死的,不願意分享,也不願意誰碰。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開始有物權意識,以自我為中心,還分不清「我」和「別人」的區別,除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之外,基本不會注意其他人,看什麼都覺得是自己的,認為玩具給別人可能意味著失去玩具。單純靠父母給講不要拿別人的玩具或者你要和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孩子是很難理解的。
2 衝動且缺乏同理心。 邁克爾·湯普森博士還談到,很多學步期的孩子從別的孩子手裡搶走玩具,或者把別人推倒時,看到對方嚎啕大哭,他們會真心地感到驚訝,這就是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衝動,同時又缺乏同理心。 對這個年齡的孩子來講,東西比人重要,對他們自己玩過的,正在玩的以及準備玩的東西,不允許誰來分享。由於天生的攻擊性和對自己東西強烈的保護意識,還不能理解輪流玩的概念,也不能跟他人產生合作,從而進行分享,甚至會因為保護自己玩具的所有權而跟別人產生肢體衝突,生活中,孩子因為搶玩具、爭滑梯等產生的糾紛隨處可見。
同理心不僅包含了理解他人的感受,還有以自己的方式去回應和幫助別人。回應和幫助別人是需要一點一點學習來的,顯然這個階段的孩子,還不能完全做到。
3 缺乏掌控感。 前陣子同學帶孩子西西來家裡,走的時候西西看上了兒子的小火車,我想著兒子也不怎麼玩,就送給西西了,結果昨天去西西家,兒子看見了自己的小火車,回來路上嚎啕大哭,還表示討厭西西。
當我們告訴這個階段的孩子「要分享」,甚至直接果斷的把孩子的玩具讓別人先玩,或者私自送人時,這種被迫式的分享,會讓孩子從內心對自己所有權沒有信念,而且沒有得到尊重,覺得自己毫無掌控感。研究發現。當孩子掌控感強的時候,他才會慢慢發展出主動分享的能力。
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孩子?
1 先允許孩子自私。 前面我們也分析到,孩子不願意分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這個年齡階段的特點,所以我們大可不必先給孩子貼上不分享以後會自私的標籤。
分享的前提,應該是自願且快樂的。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別人想玩你的玩具,你不願意可以拒絕。如果你想玩別人的玩具,得經過別人允許,等別人玩好了再玩。
讓孩子學會分享,並不是說他不可以決定自己的物品,也不是說他可以隨意拿走別人的東西。
當孩子想玩別人的玩具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先去詢問,看對方是否願意讓孩子玩。如果被拒絕,這也是正常的。拒絕之後要是還想玩,可以想辦法,例如用自己的玩具進行交換。
當別人想玩孩子玩具時,可以引導孩子思考哪些玩具願意分享,哪些不願意。哪些人願意分享,哪些人不願意。
2 尊重的前提下增強同理心。 當別人小朋友對孩子的玩具產生興趣時,我們可以換一句話對孩子講:「他看上去對你的玩具很有興趣呢!」這樣講,可以幫助孩子體會別人的感受,慢慢建立同理心。如果孩子還不願意分享,我們可以告訴對方小孩,等孩子玩好了他就可以玩了。只要他得到了尊重,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分享的意願。
3 增強掌控感。 對於孩子的掌控感,可以在平時的親子遊戲中逐步積累。
比如跟孩子一起玩脫襪子的遊戲。具體內容是,在規定區域內誰先脫掉對方兩隻襪子誰勝出,可以在地板上採取跪和爬的姿勢。對於內向一點的孩子,可以一直讓孩子脫掉大人的襪子。外向的孩子,可以雙方都有機會脫掉對方的襪子。家長控制好遊戲的節奏,一點點增加難度。遊戲的過程中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例如假裝不知道自己的襪子已經被脫掉了,哭著賴皮,要求重新來一次。或者假裝自己踩掉了大半截襪子,讓孩子更容易取得勝利。
4 良好的家庭氛圍。 當孩子把自己手裡認為好吃的東西分享給父母時,我們常見的做法就是對孩子說:「媽媽不吃,你自己吃。」
這看上去是一種謙讓,但是實際上會對孩子造成一種誤解,就是分享只是一種形式,東西始終都是自己的。當孩子真正形成這種意識時,一旦媽媽吃了一口,孩子反而會生氣,覺得你怎麼能吃我的東西呢?當孩子願意分享美食給我們時,我們可以直接品嘗並告訴孩子,「味道真好吃。」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樂趣,慢慢的,孩子除了美食外,還願意分享更多的東西,給家人,給朋友。
總結,對於0-3歲幼兒,他們首先要通過佔有實際物體來區分自己和他人,這個過程是自我構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當這個實際物體完全屬於他時,他才能感覺到「我」的存在,他們不分享的原因,是佔有物背後的那個「自我」,而不是物體本身。引導分享的出發點不應該是大人的面子,以尊重孩子意願為前提,慢慢來。